网球训练:深层网球之“正手动作”

编辑:楚天运动频道 发布时间:2011-03-09 点击数: 798 微信搜索:楚天运动频道小程序,买羽毛球更优惠

  深层网球之“正手动作”

 

  在中级或准职业的青少年选手网球培训领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每个教练都有不同的教法。比如拉拍,有的要求向上提拉划一个圆圈后出拍;有的要求在腰间做水平拉拍,降低后出拍成半月形;还有些要求直接向下拉拍,省掉弧形动作。其实什么方法都可以,只要出拍时球拍低于来球即可。因此,教练员千万别主观拘泥于某一种方式,而应观察评估学员能力,鼓励他能够在最自然的感觉下做出动作,因为每个人对动作的感应都不同,尤其在移动当中。

 

   拉拍幅度:向上提拉比较容易产生过大的拉拍动作,导致不好发力,教练员对此要特别注意。正手击球动作中最具影响的是小臂的运用,建议拉拍幅度控制在髋关节附近,根据身体转动来调整拉拍,转体幅度大拉拍就可短一点,相反转体小球拍后摆就可多一点。目前多数教练过于注重学员的转肩、转腰、转髋,恰恰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小臂动态,他们以为球速是单通过身体某部位的转动而产生,然而这是个误区。其实,身体的任何转动只是支持的小臂运行,不可能直接参与击球,就像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驱动原理一样,发动机驱动直轴、直轴驱动横轴、横轴齿轮带动车轮。更重要的是,如果忽略了小臂的运用,结果不但击球效果不好,还会引发身体其他部位受伤。

 

  近几年,从电视转播中看到职业选手对手腕的运用,使得广大爱好争相谈论与效仿,但这样的追随等于有起动、有带动,但没有中间的传动,所以教练员们在教学中要小心处理,切忌盲目。

 

  对于小臂运用的培训,教练员需要注意把握学员拉拍幅度不能过大或太远离身体,否则击球就变为整个大臂的挥摆而忽略了小臂。在击球过程中,把打开的小臂向前关闭回收是出拍的主要动态。学员可以先徒手(不拿拍)做小臂打开一关闭练习,然后再拿球拍重复小臂动作。此时,教练员要观察学员的手腕、拍面是否跟小臂协调。最后,可以通过抛球或送球来练习,但要注意动作要小、力量轻,击球的感觉才容易出来,小臂的挥摆越向前,球的落点越深;挥摆越向横侧,角度越大。

 

  出拍:“手太松了,握紧一点!”我常听到教练员发出这样的指令。太用力握拍会削弱拍头运行,进而损失球的速度;而过早握紧球拍会导致身体僵硬,动作不协调,击球质量不好。在球拍还未碰到来球前,除了身体要放松外,小臂及手腕都要松,在击球瞬间手腕及手掌只需要固定好就可以。这样,即使球没有击中球拍的甜点,拍柄也不会随意在手掌内转动。但千万不要用过大的力量握进去,否则会抑制拍头的运行,球速会大大降低。

 

   收拍(随挥):在网球运动的力学与杠杆原理方面来看,球不是打出去的,而是通过球拍弹出去的。听起来很奇怪,但的确如此。高水平选手在球拍触球前已经开始收力,是球拍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物理惯性把球弹出去。如果力量从始至终贯彻到底的话效果反而不好。智利选手冈萨雷斯就是这种力量型打法,他打出的球很重但速度并不很快,况且有冈萨雷斯这样身体条件的人并不多,所以不值得推崇。

 

  我们可从最容易掌握的环节开始练习,把球场缩短1/3,在底线把球打过网但不出对方的发球区,球刚被打出就收力,而不要把力量贯彻到底。当有了感觉后再试图在触球前开始收力,但整个动作不停顿,而且一定要保持完整。这个环节对准职业青少年选手的提高极为重要,而对一些有志提高水平的业余球友更极具参考价值,但需要你有一定的耐心干明寸间投入。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0

 



【打印】 【返回】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