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网球成功之秘难学 艰难磨练他们冠军的心

来源:新浪体育 编辑:soloya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2日 点击数:

  今年英国耻辱性的在戴维斯杯的比赛上不敌立陶宛而跌落欧非二组时,人口总数不过700万的塞尔维亚却成功打进决赛。要知道这是一个过去在网球届并没有太多话语权的国家,但是近年来除了涌现德约科维奇这样的超级新星外,在女子选手方面也先后出现了伊万诺维奇和扬科维奇两名前世界第一。一夜间他们成为网球大国。

 

  当英国网协仍然试图用高额奖金来吸引更多运动员为网球献身时,塞尔维亚球迷已经为他们那些登上世界之巅的同胞而感到自豪。这是一个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来修建奢侈的网球设施。德约科维奇们的成功几乎都依靠一己之力。就正如伊万诺维奇在过去接受采访时曾经讲过,小时候在祖国刚开始接触网球时,就是在一个被抽干了水的废弃游泳池中练球。

 

  德约科维奇、伊万诺维奇以及扬科维奇这“塞国三巨头”能最终取得成功,还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全部前往其他国家寻求发展。德约科维奇在12岁时来到了德国、扬科维奇选择了美国而伊万诺维奇的落脚点则在瑞士。其实英国本土也有类似的成功例子,他们的“全英希望”安迪-穆雷就在差不多年纪时去了西班牙打磨球技。

 

  不过离乡别井的感觉并不好受。尤其是当时的国际社会因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巴尔干战争原因迁怒于塞尔维亚人,因此他们从小就受到诸多歧视的目光。但这也让他们在成长后更懂得要自强、自傲。伊万诺维奇在2007年一次采访时曾经这么说道:“每个人似乎都觉得塞尔维亚人是坏人,我也从来没有感到别人对我的欢迎。这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艰难,每次在机场、入境处等地方,我们出、入关的时候都比别人要长。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解释我们准备去哪个国家,要去干什么。想要获得签证的麻烦超乎想象。”

 

  也许要在这样一项个人运动中取得成功,就要有一幅坚挺的肩膀以及一颗渴望成功的强大心脏——这是所有塞尔维亚人都具生俱来的,生活安逸的英国人却难以体会。在周末贝尔格莱德的赛场上,在塞尔维亚对阵捷克的戴杯半决赛上主场球队看起来离失败仅一步之遥,但是现场球迷仍然热情的欢呼支持。如此深的爱国情操最终帮助他们实现逆转,取得胜利。

 

  这样的激情不仅让客队球员感到压力,同时也让主队球员战斗力提升。蒂普萨勒维奇就化压力被动力,在贝尔格莱德奉献了职业生涯最精彩的演出之一。而英国球员在戴维斯杯,乃至温布尔顿的比赛中也经常遭遇这样的情形,他们却缺少一颗强大的心脏去支撑。

 

  那么究竟英国网协能在塞尔维亚式的成功中吸取多少经验呢?其实算下来能让他们拿走的并不多。因为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一颗对成功充满饥渴、充满欲望的心脏;也买不来塞族人民在上周末赛场中展示的热情。

 

  塞尔维亚在废墟中重生,他们为了成功而挥洒自己的汗水——而在英国,我们只期望用自己的银汤匙获得一餐温饱而已。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