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的拍面开头与击球技术(上)

来源:中国乒乓网 编辑:webeditor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9日 点击数:

    国际乒联在规则上没有对底板的形状、厚度和重量作出限制,人们可以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使用各式各样的底板。但底板的开头与击球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

  拍面开头与击球特点

  球拍拍面的形状大体可分为四种:圆形、方形、方圆形和异形。绝大多数的横拍与中国式直拍都是圆形拍面,但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台北的一些直拍运动员多使用方形或方贺形拍面的“日式”球拍。

  拍面开头与球拍的击球重心有直接关系。所谓击球重心,是指球拍的重量与拍面形状形成的击球重力集中点。良好的击球重心一般都保持在球拍中部靠前的位置上。有的球拍握在手里感到“头沉”,这是因为其击球重心更靠近球拍的前部。这种球拍,在挥拍击球时,虽然起动速度稍慢,甚至摆速也不够灵活,但是挥拍的加速度大,击球力量大,容易提高攻击力。这也是通常横拍的攻击力要比直拍大的缘故。握在手里感到“头轻”的球拍,其击球重心靠近球拍的中部,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近。虽然这种球拍的挥拍加速度略小,不容易击球力量加大,但是起动速度快,摆速快,调节灵活,更容易控制球。

  拍面形状与技术打法

  中国圆形直拍自50年末登上世界乒坛高峰以来,其近台和台内击球的灵活、快速等优点不言而喻。但是世界上学打圆形直拍的外国运动员并不多见,甚至连象朝鲜、韩国等周边地区的直拍运动员仍然不肯放弃他们的“日式”方形球拍。这促现象与其说是习惯,倒不如说是他们在追求不同的技术特点。韩国运动员的中远台扣杀技术堪称世界乒坛独树一帜。日式方拍的拍而窄长,击球重心更靠近球拍的前部,用杠杆的原理解释就是:阻力臂长,加速度大,自然扣杀威力更大。难怪他们曾半开玩笑地对中国教练说:“你们的球拍发不出力”。但是“中国式”圆形直拍对掌握台内球和推挡技术却更为容易。因为圆形直拍的击球重心靠近球拍的中部,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近,阻力臂短,所以起动速度快、调节精确,控制稳定。由此可见,拍面开拓与技术打法有着密切关系。

  各种拍面形状的优缺点

  今年10月1日,乒乓球进入了大球时代。在前不久结束的第21届男子世界杯赛中,没有参加奥运会的马林获得了冠军。应该说,马林是有备而来的的,获得冠军似乎在情理之中,而金泽洙和王励勤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亚军和第三有其必然的原因。使用“日式”的金泽洙,向来以中远台大力扣杀著称,而王励勤也是在众国手中动作幅度较大,攻击力最强的选手。所以球增大后所造成的击球速度下降,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

  适当增大击球的动作幅度,选择“头部”稍沉的球拍,可以增大挥拍速度,提高攻击力。但是,在世界杯决赛中,马林以3:0轻取金泽洙,就边马林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有心人可以看出,金泽洙主要在接马林发的台内短球时大失水准。这种现象除了反映出金泽洙尚缺乏对大球的训练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日式”方拍的弱点。由于击球重心离握拍用力的部位较远,准确控制拍形、精确调节用力的难度要比使用“中国式”的圆形球拍大一些。

  “日式”方拍的拍面宽度,一般不超过135毫米,长度(不包括拍柄)在160毫米左右;而“中国式”圆形直拍的拍面宽度,一般不低于150毫米,拍面长度(不包括拍柄)一般不超过160毫米。在“日式”方拍与“中国式”贺形直拍之外,还有一种方圆形的球拍。这种球拍的外形长度虽然类似“日式”方拍,但是其拍面宽度多在140毫米以上。这也许是日本人想汲取贺形球拍长处的一种设计吧。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