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中国男子网球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楚天运动频道 编辑:sugar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5日 点击数:

  中国男子网球选手凭借三张外卡参加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结果,第一轮王钰和朱本强两位选手就被淘汰。只有卢昊一人闯进次轮。结果虽在情理之中,却让人感到了中国男子网球处境的艰难。

 

  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在家门口的比赛,还要靠三张外卡,中国的男子网球人才哪里去了?
  “青黄不接,后备力量不是缺乏,而是严重的缺乏!”中国网球的掌门人、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男网的人才状况。孙晋芳说,男子在朱本强之后,后备力量培养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脱节。
  其实,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国从事网球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从事网球运动的青少年达三四万,其中注册的专业运动员近两千。但是,人数虽多,尖子不够尖,在世界高级别赛事中成绩很少。现在中国男子网球,一、二、三梯队全部不完善。
  如何解决人才短缺?中国网球的管理者们也一直在思考。于是,“多元化培养”这个概念就被提出。孙晋芳解释说,多元化培养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去培养年轻选手。其中包括请外教、通过国外的经纪公司、通过各个省市自己培养年轻球员、国内的俱乐部培养等。

  教练: 本土水平低外教难引进
  教练员也是制约中国男子网球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不仅队员缺,教练也缺,奇缺!”孙晋芳说起这些,同样有点痛心的感觉。
  世界网联的有关人士指出,制约中国网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教练水平不高。现在有一些省市对男子网球的投入很大,却遭遇教练严重短缺的壁垒,导致投入和产出成不了正比。本土教练不够,请外教呢?2002年8月,釜山亚运会开赛前一个月,中国男子网球队请来了美国人马克担任主教练。但马克并没有让中国男网出现奇迹。目前中国很多省市都聘请了外国教练,但收效都不是很好。
  “外教不仅仅是请的问题,而是请好,用好的问题”孙晋芳的这句话很有针对性。请来一个外教,要带很多队员,也难以达到效果,请多了又请不起。怎样用有限的经费把外教请好,利用好,才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点,一个名为“星火计划”的中国网球教练员培训工程已于今年2月启动。

  机制: 效率怪圈和资金壁垒
  孙晋芳说:“和国外不同,中国的网球运动员是靠国家出钱养活的,训练也是为了荣誉。这就造成思想不集中,训练没效率。外国运动员三个小时可以完成的训练项目,中国运动员用双倍的时间可能还做不好,这就是一个纯职业和半职业的区别。这个怪圈也需要及时解决。”
  同样在机制上出现的问题就是男女网球投入的问题,“女子网球能突破是用钱堆出来的。她们一年的经费是1000万。而据我所知我们男子不到100万。”在中网输球后,王钰的话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资金壁垒造成的男女网球投入失衡的确是中国男网无法突破的一个原因。由于找到了女双这个突破口。不过,在“凤先飞”的政策下,男网就有些萎缩。
  中网第一轮被淘汰的老将朱本强认为,中国选手与外国选手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悬殊,差的是经验:“中国选手在参加国际大赛中通常都会有很大的压力,这是因为比赛机会难能可贵。而国外选手不同,他们整年的时间都在不停地比赛,这一站打得不好下一站重新开始,机会多得是。所以在比赛中也能放得开。”
  其实,网球管理中心也知道比赛的重要性,但资金从何而来?按照国际标准,一个网球运动员一年如果参加25战的比赛,最少也要50万的投入,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有限的经费保证女子项目的情况下,男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这也造成了恶性循环。


  种种不足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因此,中国男网的现状还将维持一定的时间,但在局部突破也是有可能的,根据女网的经验,男网很可能也要在双打上争取突破。本届中网,中国男子双打的实力也得到了肯定。王钰的教练王金禄表示:“中国男双也在进步,像王钰和孙鹏、朱本强和曾少眩都是颇有实力的配对,我们也希望和女网一样把双打作为突破口,但这需要国家网球中心来把握。不过,很快国家网球中心就将开一个工作会议,可能会将男子网球的突破口也确定在双打上。”或许男网的突破就快到了。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